第十二章 周厂长 (第2/3页)
问呢。
“这几本杂志里有我在美利坚发表的文章,你可以看看。这几本书籍主要是关于机械动力的原理和运用。我回国在四九城待了三个多月,发现国内的设备很落后,基本上停留在机械原始动力上。导致我的才学难以发挥~~~。”
张工问的是书籍内容,没问江成桌子上放的杂志。而江成主动把杂志交给张工看,也不管他看不看的懂英文。
江成的目的也不是要张工能看的懂,而是要他知道自己可是在美利坚的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
对于机械动力学,除了核动力。其实就算再过五十年,甚至八十年,原理结构就那么几种。关键其实还是如何运用,学明白原理很简单,能根据原理创造新事物才是需要天赋的。
这就跟十八世纪国外就在研究电,而到了十九世纪才有人发明灯泡是一个道理。
传统的机械基本上都是依靠齿轮的组合,形成杠杆原理转化成更大的动力。但齿轮转化成的动力也是有极限的,需要的动力越大,齿轮的组合就需要的更多,或者弄几个巨型齿轮出来。
但齿轮太大了,需要的推力也就要的大。这推力可以是电,也可以是发动机产生的气压。
也正是因为这个年代很多设备都是单纯依靠齿轮带动,导致很多设备比较庞大,但功率却不强。
江成要改进设备,那就得把气压或者液压运用到设备上去,这就考验一个人的创造和设计性了。
好在江成说的也是局部改造,要是从头到尾的改造,那等于跟设计一台新的设备没区别了。
江成在跟张工讲述一些机械动力学,让张工听的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八点的时候,后勤部的办事员来过办公室一趟,提着一铁桶烧好的木炭倒进了办公室的火盆中。
‘咚咚咚~~。’
“请进。”
就在江成忽悠着张工正起劲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门其实是虚掩的,没关上。但工程师的办公室也属于领导办公室,一般人来这边得敲门得到里面的人允许才能进来。
张工听到敲门声,先喊的请进。
“张工。”进来的人先客气的跟张良打了一个招呼,然后望想江成继续道:“江工,周厂长让我过来询问一下您忙不忙,不忙的话去那边一趟。”
“这个周厂长真是的,江工,看样子今天不能一起去车间了。你先去周厂长那边,下次我们再一起去车间看设备。”张工听到是周厂长找江成,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张工,那我先去周厂长那边一趟了。”江成也没有想到今天来上班,周厂长会派人来找他,对张工有些抱歉的说道,刚才还说等会就一起下车间去看看的。
张良点了一下头,表示不用在意他,然后在办公室找了一顶工作帽先一步离开了办公室。
江成则是跟着来通知的人员去了周厂长的办公室,周厂长叫周国亮,四十岁出头。没解放之前是某编号厂的一个干部,也算是部队出身。
到了厂长办公室,派来通知他的人就转身走了,让江成进去就可以了。
“周厂长,你好。”江成走进办公室后,客气的跟着周厂长打着招呼。
“江工,赶紧坐。本来昨天就想跟你好好聊聊的,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