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梁同远的安排 (第3/3页)
广州广交会。
跟上年一样,上半年举行的广交会是一个月的时间。下半年的十月十五举行的广交会是一个半月的时间,交易要到十一月底结束。
本来董铁林以为这次广交会他能提前回去的,但是目前的形势有点不对劲。很多谈好了的订单没有交定金,这没有定金合同就不能盖章。
询问那些没有交定金的采购商,人家说在筹钱。
现在的情况好像跟一开始反过来了,一开始人家找他们谈合作,他们参加了谈判,但谈了跟没有谈一样,任何方面都没有让步。
人家是真想挣点钱而已,而且也要投入不少本钱的,所以才主动恳请他们详谈。
现在有下分批订单的,依然是想试试水,先到周边地区和国家去出售,造型一样就一样。哪怕别人就算知道是中国生产的汽车,牌子就是大众的。
他们就赚那些不愿意来这边的人,但又有车辆刚买需求人的钱。利润少一些,试试情况,就算按这边的价格购买回去,加点价格卖也比欧美车便宜。
主要是港澳和马来西亚还有新加坡等地区,已经对国产品牌汽车有点认可了。加点价格就当是挣跑腿费,也有人愿意的。
但是购买的车辆绝对是试水的数量,真好卖,也不会要后续订单,会尝试着再来谈合作。而有些采购商人是安排助手之类的留了下来,他们参加广交会都是登记了信息的,就算不买车或者什么原因,最少也要给外贸易部这边一个答复。
除非是打算以后再也不跟国内合作了,直接下订单放鸽子。可是人家留了人在这边跟外贸易部的人周旋,打算等广交会快结束的时候,再取消订单,找一个理由说资金困难。广交会这边总不能强买强卖。
“董主任,你也不要急。就算这些没交定金的订单不统计在内,这车辆订单也不少了。何况这展览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能是那批代购的商人还在商量办法想压价。”
在外贸易办公室内,胡科长对着董铁林说道。
现在交了定金的车辆,分两种合同。一种就是要的少,直接按照比例交的。这类合同是可以直接生产车辆的,因为对方违约,这定金足够弥补损失了。而且造出来的车辆可以交付给其他人。
哪怕因为违约的多,有多余的出口车辆出行,也可以出口转内销。
只要是出口订单,从昌城汽车厂出来的汽车,那就不归汽车厂了。因为跟外商签的合同,都是外贸易部签的,卖多少钱也跟昌城汽车厂没有关系。
之前就说过,外贸易部可能卖八千,也会给汽车厂一万。可以理解为是国家部门买了汽车厂的车,然后卖给国外。
出现订单取消的事情,其实也跟汽车厂没有关系。车子到了港口,没卖出去也不可能退还给汽车厂。
一般情况下国家部门会做出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就是下次再卖。一种就是出口转内销。
一旦出口转内销,那货物就不属于计划内的产品,自然也不需要票证购买。
国内的供销社和国营商店售货员这个岗位很吃香的原因之一,就是能买到不要票证的出口转内销产品。
只不过汽车这东西不会流入到供销社和国营商店,会被地方部门给瓜分了。至于方向盘左右的问题,找一个修理厂改装一下就是了。
董铁林看着订单,总有点心神不宁的感觉。按照道理,他不需要负责销售的。厂内能成产销售的任务达标,也不会接订单了。而订单有问题,也是外贸易部的问题。
但董铁林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可又看不出来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