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137章 蝴蝶煽动翅膀,伽利略雨中登场

第137章 蝴蝶煽动翅膀,伽利略雨中登场

    第137章 蝴蝶煽动翅膀,伽利略雨中登场 (第1/3页)

    与此同时。

    就在朱由检带着大队人马从曲阜返回京城的路上。

    大明朝的京城内也在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如今的大明京城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上下一心、固若金汤。

    主要原因还是前些日子京城中人都听说了,陛下率军在朝鲜又取得一场大胜、将敢于挑衅大明天威的李倧直接处死的事。

    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场胜仗更能凝聚人心和让他们感到自豪了。

    这自然又是让众人一番庆贺不提。

    不过对于如今京城内的部分高层来说,日子过的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魏、曹、王和张维贤这些人倒还好。

    他们所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比如张维贤负责的京营又训练出一批青壮、曹化淳负责的御马监和锦衣卫亦然如此、魏忠贤也培养出不少毒辣爪牙

    这些人每天过的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几个月前还在寻死觅活的魏忠贤如今都快活出第二春了。

    不过以陈新甲为首的文官皇党们,就跟他们这批人的精神状态迥然不同了。

    文官这些们这段时间每日忙的团团转。

    每个人嘴里都没少长火泡。

    可他们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工作进度被越拉越远。

    因为文官们主要的职责是处理日常政务以及推行新学。

    前者倒还好说。

    如今京城内各项民生都可以说是歌舞升平,没什么需要好特别关照的。

    问题出就出在了后者上。

    陛下在离开京城之前,特地让他们在京城中去大力推行数学、物理等新兴学说,并且还为此颇使了一些手段。

    最开始时。

    陈新甲也是雄心壮志觉得推行新学只不过是区区小事而已,根本不在话下。

    数学、物理什么的奇淫技巧再难学,还能难的过四书五经?!

    没错,读了数十年四书五经的陈新甲,虽然会无条件的去执行陛下的命令。

    但他短时间内确实还改不掉,把这些东西当作歪路子的习惯。

    不过当他真正去推行这些时,却发现这玩意是真他娘的难。

    最基础的那些基础入门知识倒不难,甚至对众人来说还称得上简单。

    毕竟能考上进士的,过目不忘那都是基本操作。

    可在学完这些基础的东西后,陈新甲等人就顿感后面的东西全是无字天书了。

    历朝历代向来就没有注重数理的,大明朝更是如此。

    所以他们的学习参考也只能依赖于一些先人的智慧,例如各种《XX算经》之类的东西。

    但由于各朝本就不重视此学,所以书里记载的东西更是云里雾里。

    众人每日聚在一起学习,全是眉头紧锁、一脸便秘、抓耳挠腮.

    以至于还有几名自幼被冠以神童天才名号的壮年进士,直接给自己学到道心崩塌了。

    啥!啥!啥!这都是个啥!!

    为了兴汉的男人什么都做得出来。

    但数学这玩意,是真做不出来。

    不会,就是不会。

    没一点招,把他们全杀了也不行。

    陈新甲等人就是因为这点每日忙的晕头转向。

    别的不说。

    想要推行新学,他们这批主政官员总要先自己切身实地的去了解吧?

    要不然外行指导内行那不纯扯淡吗?现在可不是像以前那般混日子得过且过了。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着伟大目标的。

    但问题是如今他们就卡在了这一步。

    陈新甲等人倒是也曾想过其他补救措施,比如在民间和官员中选拔有数理天赋之人。

    甚至于连在书院选拔神童的招都用上了。

    可惜各项举措最终都无功而返。

    要么选出来的是沽名钓誉之辈,要么选出来的人天赋与他们相差无几。

    总而言之就是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来主持这项工作。

    有没有领头羊对一项事业来说那可太重要了。

    就像没有陛下的话,大明朝又怎么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找不到领头羊,那么又怎么推动大明朝的科技发展,实现众人心中的兴汉大业呢?

    此时此刻的陈新甲坐在堂上。

    愁的那叫一个憔悴万分。

    也是在这个时候。

    张维贤在盯完了今日的京营操训之后走进堂内。

    看着愁眉苦脸的陈新甲,张维贤投去一个同情的目光。

    这段时间里他倒是也在想着帮自己这位同袍排忧解难,所以平时没事就往这边跑。

    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办妥陛下交代的差事。

    来到陈新甲面前,张维贤清清嗓子开口道:“方恒,还在为那些数理之事苦恼?”

    陈新甲苦笑一声点点头。

    张维贤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今天操训士兵时我突然想起一起人来。”

    “据我所知,前两年丁忧赋闲在家的原礼部右侍郎徐光启不是颇通数理学说吗?”

    “我们不妨把他给找过来,让他来主持京城内的教育改革工作。”

    听着张维贤的话,陈新甲皱了皱眉头,似乎是在不断搜寻有关徐光启的记忆碎片。

    在一番思索过后,徐光启的面容形象很快就出现在陈新甲脑中。

    不过只是刚一想起徐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