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山洞 (第2/3页)
。
据陈舟所知,不少穴居猛兽都有将猎物或是拣到的腐尸拖回洞内的习惯,假如那个洞穴也是那样,搬进去以后估计每天都要被尸骸产生的臭味儿熏陶,而且说不定洞里还有不少排泄物。
保尔和毕楷对恶臭的忍耐程度如何陈舟不太清楚,但他很了解自己的嗅觉有多敏锐。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整天被臭味熏陶折磨,他非得被熏崩溃不可。
……
本着宁选小不选大的原则,跟保尔赶到两处山洞所在,确定位置后陈舟带上武器便准备先行探查一番。
在他探查山洞的同时保尔和毕楷二人也没闲着。
保尔每天都要腾出一些时间将岩盐捣碎,然后放在行军锅中煮化,再将盐水倒进简单烧制的泥碗里等待结晶。
这种提纯盐分的方法显然并不能完全消除天然岩盐中的有害物质,但至少能起到些许作用。
最关键的是,经过提纯的盐粒能减少许多苦涩味儿,变得更易于下口,也更加适合烹饪,这能使他们的饮食稍微美味一些,变得更像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
而毕楷需要做的工作比保尔还多一些。
保尔毕竟有腿伤,且至今仍留有后遗症,毕楷用过一针再生药剂后“满血复活”,不仅身体恢复到了巅峰状态,还能重新施展轻功,在机动性方面完全碾压保尔。
因此加入团队后,保尔便成了那个留守在家的,他则负责外出放牧以及查探周边情况。
天气变冷以后大角鹿群已经开始掉膘,用秋季积攒的脂肪来对抗严寒。
陈舟跟毕楷解释过规则中的“零下六十五度”是什么概念,他明确地告诉毕楷,在那种严寒下大角鹿根本活不下来。
因此完全不必幻想能饲养鹿群度过整个冬天,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就目前来说,鹿群还是有用的,它们可以帮助搬运木柴,若是出远门还能提供脚力。
眼下毕楷可以尽量将鹿群带到草食丰富的地方,填饱鹿群的肚子,避免它们掉膘太快。
等天气实在冷的无法外出放牧,他们就能将鹿群批量宰杀,然后扒掉皮毛放在庇护所旁边冻起来,等食物短缺的时候这就是一份数量可观的预备粮。
再说三头锯齿虎的体型也日益增长,为了养活它们,也得多搞些肉。
在陈舟的计划中,需要的肉食不仅是鹿群,整座山头的中大型野生动物都是他的目标。
待探索完山洞,确定究竟要搬到哪里后,他便会展开对这些野兽的猎杀,无论是四五十斤的狍鹿还是体重上吨的细齿巨熊,他都不会放过。
……
两根固定着苦无的长矛或者说短枪,一把长刀,覆盖上身的轻甲,这就是陈舟下洞前的全部装备。
止步于向下倾斜的洞口前,他最先砍下的枝叶浓密的树枝扫去了周边的积雪,然后蹲在洞口嗅了嗅,企图捕捉到洞内野生动物的气味儿。
或许是山洞结构特殊,亦或山腰处的风太大吹散了气味儿,至少在洞口,陈舟没有嗅到任何与猛兽体味相吻合的腥臭。
有点疑惑地皱了皱眉,陈舟没想到这种适合做巢穴的山洞竟然未被捷足先登。
但他也只是稍微感到意外而已——
这座山峰上的中大型动物本就匮乏,其中还都是鹿或者羚羊等食草动物,这些动物都没有穴居的习性,因此这个山洞未被涉足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试探着踩了下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棱角的洞壁,确定它远不像保尔讲述的那样光滑,陈舟才稳稳地落脚,步履稳健地往里走。
山洞入口的高度大约3m,宽度1.9m左右,步入其中后两侧略微变窄,但总体还维持在可供两人并肩前行的大小上。
从倾斜通道步入山洞平坦处的距离大约9m,比保尔目测长得多。
令陈舟略感欣喜的是,这个山洞竟是个“葫芦口”结构,虽然洞口窄小,待真正抵达洞内后却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