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是商人的脑袋硬,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是商人的脑袋硬,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是商人的脑袋硬,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 (第1/3页)

    朱慈烺听到这话,稍微思索了片刻之后,这才回答道:

    “大明税务局主管天下商税,若是以后时机合适,田赋地租也都会划入大明税务局。”

    “大明税务局位于六部之下,设局长一职,为正三品官位。”

    “局长之下设立左右侍郎,品阶为正四品,总体而言,便是参照户部的模式来设置官职架构。”

    “之前户部管理商税的衙门并入大明税务局,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市司,以及其他一些涉及税务的衙门,全部并入大明税务局。”

    倪元璐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明了,心道原来这大明税务局不过是将户部的模式照搬过来、然后再把其他关于税收的衙门合并起来罢了。

    想通这点之后,倪元璐也暗自松了口气。

    这样他接下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即便道: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但紧接着,他突然又面露忧色,随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太子殿下,陛下之前还提到要组建一支专门征收商税的军队,请问这支军队该如何管理呢?”

    “虽说陛下在朝堂上表示这支军队隶属于户部名下,可老臣心中实在没底。”

    “毕竟这兵权之事,关乎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祸端,老臣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还请太子殿下为老臣解惑!”

    掌握兵权这种事情看起来很牛逼,但倪元璐却一点也不想沾边。

    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古以来兵权都跟户部扯不上关系,哪怕是主管兵权的兵部,稍有不慎也会万劫不复。

    毕竟当初任命李邦华为兵部尚书的时候,就已经摆明了崇祯要夺兵权。

    这个时候和兵权扯上关系,那不是纯粹在找死吗?

    他都已经六十多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他实在不想在退休之前再出什么幺蛾子,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所以说,他是真的不想沾染兵权。

    朱慈烺看出了倪元璐的心思,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

    “这支军队虽名义上归属户部调遣,但实际的掌控权还是在父皇手中,所以你无需为此担忧,只需做好户部本职的事务即可。”

    倪元璐一听这话,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连忙说道:

    “既如此,老臣知晓该如何行事了。”

    其他事情商议完毕后,接下来便开始讨论正事,也就是商税的问题。

    未等朱慈烺开口,倪元璐便接着说道:

    “敢问太子殿下,商品的改革应当不只是针对货物税这一项吧?之后朝廷是否要对大明的其他税收进行改革?”

    “例如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和营业税等其他商税?”

    “若是如此,还请太子殿下明示,老臣也好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朱慈烺看着倪元璐,心中暗道这个老头果然聪明,知道朝廷如此大费周章地给官员涨俸禄,不可能仅针对一种商税。

    毕竟好不容易收上来一千五百万的商税,却要给文武百官分一千万,朝廷仅占五百万,朝廷自然不会做这般亏本的买卖。

    既然是与聪明人交谈,便也无需拐弯抹角。

    朱慈烺随即说道:

    “你猜得不错,接下来你提及的这些税收都要进行改革。”

    “关于营业税,本宫之前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且听听如何。”

    说完,朱慈烺便将之前和夏德武商议的收取营业税的方式告知了倪元璐。

    倪元璐仔细思索后,点头称赞道:

    “太子殿下果真睿智,竟能想出如此办法,倘若不出意外,臣估计光是这一项,每年便可为大明带来五百万两白银左右的商税。”

    五百万两白银?

    朱慈烺听到这个数字,心中只觉得好笑。

    因为在他看来,每年一千万两白银还差不多。

    不过当下也并非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于是朱慈烺接着说:

    “营业税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对于其他税收,你有何看法?尤其是盐税、矿税、茶税这三项。”

    倪元璐听到这话,神色微微一变,因为这三项税收都是关乎大明国运的重要税收,尤其是盐税,更是与大明百姓息息相关。

    只是还未等倪元璐开口,朱慈烺便先自顾自的说道:

    “本宫之前查看了去年的税收情况,结果你猜怎样?去年的盐税居然只收了不到一百万两银子!”

    “你觉得这正常吗?”

    “要知道在太祖、成祖时期,朝廷每年都能收上上千万的盐税,为何到了如今,每年所收的盐税却不过是那时的十分之一呢?”

    “而且如果本宫没有猜错的话,如今大明的人口远比太祖时期要多上不止一倍吧?”

    “当然,明面上的户籍人数或许相差不大,但如今的隐户最起码要比明面上的人口多上一倍,本宫有没有说错?”

    倪元璐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苍白。

    他虽然知道眼前的太子聪慧过人,却未曾料到竟聪慧到如此地步,让他这个老臣都有些难以招架。

    而且太子说的也都是实话,他根本无从反驳!

    倪元璐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太子殿下所言不错,情况确实如此,此乃老臣之罪。”

    倪元璐说着,就准备跪下请罪。

    只是没等到跪下去,就被朱慈烺一把扶住了。

    朱慈烺先是将倪元璐重新扶回了椅子上,见他一脸紧张的样子,便安抚道:

    “倪大人,不必如此害怕,今日本宫和你是商量事情的,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了。”

    “本宫这般说也并非怪罪于你,只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此事而已。”

    “再者,大明的税收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也并非你的过错,而是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怪不得任何人。”

    倪元璐听了这话,才稍稍松了口气,心中也安稳了一些。

    随后又问道:

    “既如此,老臣敢问太子殿下,打算如何对盐税进行改革?”

    朱慈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思考。

    明朝的盐税制度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到现在已经变更了数次,然而朝廷依旧难以收上足够的税款。

    即便现在人口比太祖时期多了一两倍,可收上来的盐税却只有那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答案很明显,问题就出在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